内容简介
本书旨在回应高校在智能化转型之路上的核心困惑,即如何设定航标、辨明航道,在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有效规避潜在风险。为此,本书独创性地提出并系统阐释了高校人工智能发展的“技术—制度协同”框架。该框架以“一体两翼、协同并进”为核心指导思想:将高校的智能化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(“一体”),其健康高飞必须依赖于“战略规划”(代表技术赋能的“进取之翼”)与“治理体系”(代表风险规避的“守护之翼”)这两支翅膀的同频共振。 全书围绕这一核心论题,系统性地回答了四个层层递进的核心研究问题:1. 高校为何要制定AI战略?(动因与必要性)2. AI能在哪些领域赋能?(应用与场景)3. 应如何对AI进行治理?(框架与机制)4. 实践中有何挑战与路径?(困难与对策) 全书内容覆盖了从理论背景、技术版图、战略规划,到治理机制、风险防范,最终落脚于评估体系与深度案例剖析的完整论述链条,致力于为我国高校决策者、管理者、一线教师及研究人员,提供一份兼具理论高度、前瞻视野与实践温度的“行动指南”。
作者介绍
杨月,高级工程师,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。同时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标准委员会专家委员、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。作者长期深耕于高校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,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、计算机软件及应用、信息化技术研究等。作为项目负责人,主持了“智慧丝路:AI赋能‘一带一路’教育革新”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。其不仅在理论研究上颇有建树,更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突出成就。作为核心成员,深度参与并推动了教育部“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”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试点工作,相关成果荣获202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。其主持研发的“智慧教室综合运维管理平台”经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作者将一线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前瞻的理论思考相结合,确保了本书对高校人工智能战略与治理的论述,既有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鲜活探索的坚实根基,又具备体系化的理论高度,是为高校智能化转型提供行动指南的权威之作。